2016年夏季,宣城市又迎来了一个酷暑,炎热的天气常常威胁着一些室外作业的劳动者,今年夏季,ICU共收治了五名重症中暑(热射病)的患者,死亡两例,放弃一例,成功抢救两例。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重症中暑临床上分为三型: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50岁以上病死率可高达80%。
我科接收这类患者后,根据体温和现病史迅速做出诊断,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冰袋等一系列的物理降温措施。同时使用冰盐水进行冰盐水静脉输注,氯丙嗪静脉滴注,积极给予对症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穿刺置管,大量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防治心、肾、呼吸功能不全,防止感染等治疗。
两例死亡患者,都发生严重的DIC,MODS,高温42度以上可发生细胞变性,50度以上可使细胞坏死。所以体温和高温持续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发病后30分钟到一小时能将温度降至38度5以下,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对于热射病的诊治,预防大于治疗,暑热夏季尽量减少阳光下活动,加强中暑宣传教育,穿宽松透气衣服,多饮用含钾、镁、钙盐等防暑饮料,同时改善高温环境中的工作条件。
在本月的科室业务学习中,徐月文科主任就“重症中暑的规范化治疗”做了系统化、细节化的讲课,加强科室各级医护人员对于重症中暑抢救的重点、要点的认知,强化具体实施,提高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文/沈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