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科室设置
医疗科室 医技科室 行政科室
快速通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设置 > 医技科室 > 医学检验科 > 科室动态 > 信息正文
孕期与D-二聚体检测的那些事
发布日期:2016/4/12   发布者:检验科   阅读次数:8234 次 [关闭]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浓度可随创伤、手术、妊娠、DIC、血栓等因素升高,反映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因此,孕期检测D-二聚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一、正常孕产妇的D-二聚体水
   有研究表明,正常孕产妇的孕早期D-二聚体含量略高于非孕成年人的疾病界定值。随着孕期的增长,其含量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孕晚的含量为孕早期的1.53—5.7倍。在产后第一天浓度会急剧上升到达一个峰值,三天之内恢复至较低
 
二、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N)是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多器官妊娠并发症,妊娠20W以后为高发期,易发生早产、产后出血、胎盘剥离等妊娠疾病,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PIN的发生与D-二聚体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异常升高是PIN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IN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重度PIN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且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监测孕产妇D-二聚体,发现其浓度异常增高时,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由PIN导致的危急妊娠期并发症,降低PIN对母婴的伤害。

三、D-二聚体与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中国的GDM发病率为1%-5%,且有增高的趋势[1]。有研究表明,GDM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受损的血管内皮及炎症因子会激活体内的凝血及纤溶系统。D-二聚体的浓度在尿蛋白未出现异常时就会增高,故检测D-二聚体可以预示GDM患者纤溶系统改变,检测其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监测GDM患者微血管病变程度,也可提示临床及时采取一些有效的诊治措施,防止或减缓GDM微血管病变的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四、D-二聚体与产科DIC 

  产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主要病因为产后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诊断困难,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识别处理,常危及患者生命。万波[2]等对晚期孕妇追踪研究发现,2019例晚期孕妇中,有19例D-二聚体异常偏高,其中4例发生了产后DIC。所以,除了结合孕产妇的原发基础病、临床表现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外,D-二聚体及FIB异常偏高或者两者严重失衡呈分离状态也是孕产妇发生DIC的信号,要高度警惕。

五、监测孕产妇D-二聚体的注意事项

  孕产妇通常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但健康孕产妇一般或只伴随纤维蛋白原升高,而有上述孕产期疾病患者还伴有其它凝血项异常。所以在应用D-二聚体检测的同时还需要联合检测其它凝血项目。

  健康孕产妇D-二聚体一般会在产后第一天到达一个峰值,三日之内降至较低水平,而DIC患者D-二聚体高值在产后会维持较长时间直至有效抗凝治疗后开始下降。所以,孕产妇D-二聚体应动态监测,对于异常高值结果,如果维持3天还未下降,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即使尚未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也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尤其是产后1周之内,监测D-二聚体的变化趋势比数值本身更加重要。


信息来源:本站
上一篇:关于检验科甲流抗原项目检测的开展
下一篇:助力高考,为梦启航:检验科圆满完成高考体检工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 | 体检查询 | 办公自动化 | 数字图书馆
 
版权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宣城市中心医院  皖ICP备07500218号-1
地址:宣城市佟公路117号 咨询电话:0563-2026116 E-Mail:webmaster@xczxyy.cn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技术支持:宣城市中心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