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援沪队员已安全回家,在圆满完成援沪任务的同时上交“零感染”的满分答卷。他们在休整期间整理抗疫故事,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我们一起品读,将这些精神传承,并期待着他们以完美的状态重回工作岗位!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援沪队员 金新文
4月2日当我坐上支援上海的大巴时,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也是忐忑的,激动的是我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忐忑的是我怕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为我们这个队伍拖后腿。但是大巴车上战友们激昂的斗志很快让我打消了顾虑,是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和战友一起奔赴一线!
到达上海之后,上海的方舱设施还没有完善,我们的领队柯主任和院感时老师一次一次的进方舱,完善我们需要的物资,检查每一张床和接口处是否有尖锐处,因为在舱内任何一个不小心对我们的防护都是考验,而我们在这期间反复训练自己穿脱防护服,学习方舱内流程,丝毫不敢懈怠。进舱之后,我们忙碌,我们欣慰,听到老大爷们亲切地说谢谢姑娘们,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说谢谢阿姨们,外国友人用着中国话说谢谢白衣天使们,我们所有的汗水都变成了值得。
每一位战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每一位战友都在竭尽全力为这次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为自己能够在这次抗疫中付出努力而自豪,我为自己是护士而自豪,人民的健康由我们守护。在我们离开上海的时候,有许多人自发地来送别,当我们抵达宣城看到同事与家人迎接我们凯旋而归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认可,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医院大家庭的温暖!

从80分到100分
援沪队员 汪军军
带着院领导的期盼,院感组的嘱托,4月2号我们踏上了去往上海的征程,领队柯欢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怎么把你们带去的,就要怎么把你们平安带回来,一个都不能掉队”。院感时晓颖老师也在不停地给我们念“紧箍咒”,到上海了怎么消杀房间,上班佩戴什么口罩,下班如何处理洗手衣,从到达上海开始,下车去酒店,上班进方舱,出舱返回酒店,两点一线的路程,晓颖老师是边发现问题边反馈解决办法,力争我们安全系数,因为我们都知道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太强了,可能一个不注意就中招了。晓颖老师最担心我们的就是穿脱防护服了,要求我们穿脱防护服人人过关,当时我觉得不难呀,毕竟平时都有练习,等轮到自己时才知道实战跟操作考试是不一样的,考试只需要80分就可以了,但是实战是需要100分的。
4月2号到达上海,先是通知进舱,然后又推迟进舱,等待的时间就是不停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成效很显著,我得到了院感时晓颖老师的夸奖,跟第一次比我进步非常大。
4月6号是我第一次进舱,院感晓颖老师估计看出我很紧张,进舱前对我说,军军,出舱时我在1号门等你,心突然就定下来了,就当平时练习一样好了,嗯,第一次我表现得不错。后面表现得也很好。
5月23号,我们在“医护0感染”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了援沪任务,历经52天,紧张,害怕的情绪一直存在,只有看到核酸结果阴性的时候才稍微踏实一些,晓颖老师总是说,不到最后一刻,院感都不能松懈,现在我终于可以说了:我交了一份满分答卷,我们中心医院医疗队交了一份满分答卷。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援沪队员 孙敏
2022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上海疫情尤为严重,宣城市需要派出96人医疗队支援上海时,心中的使命感使我再一次的报名,院领导对我们的思想上的鼓舞,短暂的准备行李,匆忙的告别家人,我们踏上了援沪的征程,说不害怕是假的,压力犹如悬在头上的一把刀,但正是如此,我才能划压力为动力,打好大上海保卫战,上海市崇明复兴馆方舱医院D区,我战斗的地方,面对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每天大批量新冠肺炎病人入舱,医护协同救治,疏导患者心理,帮助他们解决了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看着他们顺利出舱,收到了一封封谢谢安徽大白的感谢信,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
5月12日我在舱内工作时,一个七岁女孩制作了卡片,祝护士节快乐!当时眼角湿润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护士节,我对我的职业感到无比骄傲!
52天的援护工作圆满完成,在这期间认识了许多优秀党员同志,从他们身上看到党员先锋敢于我先的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感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感谢柯领队为我们调节驻地生活上的困难,感谢临时党支部书记徐主任对我们精神上的鼓励,感谢院感时老师一遍遍讲解感控要求,让我们做到零感染,全员返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