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基本介绍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特征,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血型有四十几种,其中最重要的血型分类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由卡尔·兰德斯坦纳在1901年发现,他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血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和B抗原,而O型血则没有这两种抗原。目前,世界上血型为O型、A型、B型、AB型人的占比大概是44%、26%、24%和6%。
除了ABO血型系统,1940年,人们又发现了Rh血型。Rh血型系统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因其在恒河猴(Rhesus monkey)中被发现,故名Rh血型。该血型是人类血型系统中非常复杂的一种,有多个抗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D/C/E/c/e这5种抗原。由于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表面具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称为Rh阴性。Rh阴性血人群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不到1%,因此也被称为熊猫血。当体内红细胞表面不含D/C/E/c/e任何一种抗原,此血型就被称为RhNull血型,可以给任意Rh血型的人输血,因此也被称为黄金血。
了解血型对于临床医疗非常重要。首先,血型鉴定对于输血至关重要。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B血型人的血清中虽不含有抗A抗B抗体,但其红细胞表面含A和B 抗原,输其他血型血时,也会引起一定的输血反应。所以,AB血型不能大量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同样,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如果将O型血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进行输血治疗前,进行规范的输血相容性检测是保障输血安全、减少输血不良事件最根本的措施之一。其次,临床上要特别注意血型为Rh阴性的孕妇,如果其怀有Rh阳性的胎儿,可能会因为胎儿的血液进入母体而使母体产生抗D抗体。如果母亲再次怀孕Rh阳性胎儿,这些抗体可能会通过胎盘,与胎儿红细胞表明的D抗原发生反应,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另外,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时,如皮肤、骨髓或肾脏移植,血型鉴定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供体,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血型具有一定的遗传规律,可以通过父母的血型推断孩子的可能血型,尽管这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鉴定方法,但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辅助手段。而在法医学领域,血型可以用来帮助确定犯罪者或受害者的身份。
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领域,多项研究表明不同血型的人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也不同,总体来说O型血的人罹患疾病及重症的概率较低。可能的原因包括:1、O型血人体内红细胞不含A和B抗原,这些抗原可能作为病原体的天然受体协助病毒入侵;2、O型血人血中含有抗A、抗B抗体,这些天然抗体可能会干扰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而阻止病毒入侵细胞。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血型与49种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例如,B型血人患肾结石的概率低一些。O型血的人比A型或B型血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或出现血凝块的可能性要小,但更容易出现出血状况。A型和AB型血的人与O型血的人相比,患甲状腺疾病和妊娠高血压也较为少见。并且Rh阳性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特定血型的人一定会或者不会患上某种疾病,而是指出了一定的风险倾向。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此,了解自己的血型优劣势可以更好地进行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但不应过度解读或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血型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一些人主张,不同的血型应该采取不同的饮食习惯,这种观点被称为“血型饮食法”。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自然疗法医师彼得·达达莫提出,他在1996年出版的《吃对你的血型》一书中阐述了这一观点,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根据“血型饮食法”,O型血的人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血型,祖先以狩猎采集为生,因此建议O型血的人应该多摄入高蛋白的肉类、蔬菜、鱼和水果,而减少谷物和豆类的摄入。A型血的人则被建议以蔬菜等高纤维类食物为主的饮食,少吃肉类,类似于现代的素食主义者。B型血的人胃消化力强,被认为应该吃得更杂一些,而AB型血的人则被建议多吃一些肉类、蛋奶类和蔬菜。然而,科学界对“血型饮食法”持怀疑态度。多数研究和专业机构,如挪威营养学会和英国饮食协会都认为这一理论缺乏科学依据。这些组织指出,血型饮食法的效果与血型没有关系,不管哪个血型,如果吃同一种饮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遵循偏素食的饮食可以降低多个心血管代谢的指标,而这种效果并不受血型的影响。总的来说,血型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广泛支持。健康的饮食应该基于均衡的营养摄入,而不是单一的血型。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结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才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血型虽是人体的一种遗传特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会发生改变的,血型的改变可以分为“真变”和“假变”两种情况。“真变”血型的情况较为罕见,主要是指红细胞表面表达的血型抗原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变化前后血型结果完全不同,最常见的原因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功能逐渐退化以致完全丧失,患者的红细胞不断衰亡减少,由移植进的供者的造血干细胞担当起了造血功能,新生成的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就成为受者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红细胞上的抗原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成为供者的抗原。这种改变通常是不可逆的。“假变”血型则是指因为某些因素导致的血型短暂性的改变。例如,某些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发病时可能会影响ABO血型抗原的表达,导致患者发病前后血型不一致。但这种改变是可逆的,一旦疾病缓解后,患者的血型又会恢复到原来的血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血型抗原减弱或变异,例如大量失血、大量输血、某些药物的使用、感染等。这些情况下的血型变异通常是暂时的,随着影响因素的消失,血型有可能恢复原状。因此,每次临床输血前医务人员都要检测受血者的血型,最大程度避免因患者记错血型以及血型改变而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是基于输血安全角度考虑,而不是医院为了多收诊疗费而重复检测。
以上提到的血型改变都是由于疾病或者治疗方法导致的被动血型改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解决血液供应中的“偏型”问题,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科学家发明了血型改造技术。O型血红细胞上虽然没有A抗原和B抗原,但O型血红细胞上有H抗原,除了极为罕见的孟买型,几乎所有人的红细胞上都有H抗原。A抗原的形成是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在H抗原末端添加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B抗原的形成是半乳糖转移酶在H抗原末端添加一个半乳糖。那么,用N-乙酰半乳糖胺酶去掉A抗原末端的N-乙酰半乳糖胺,用半乳糖酶去掉B抗原末端的半乳糖,就可以分别把A型和B型红细胞“改造”成O型红细胞,这就是“酶处理法”血型改造的原理。早在上世纪,研究者就发现来自某些细菌的酶可以消除细胞表面的A、B抗原,但这些酶要么转化率低导致酶使用量大,要么适宜的作用pH不适合红细胞生存,都面临着诸多问题。2019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Stephen Withers等人报道了一种来自人肠道微生物的酶,在不添加辅助剂右旋糖酐的情况下,该酶转化效率为3 μg/mL。在添加辅助剂后,转化效率可以达到0.5 μg/mL。其转化效率比之前效率最高的酶要快上大约30倍,并且该酶作用的适宜pH值是6.5-7.0,与血液生理环境基本一致,可以直接在血液中转化红细胞。科学研究进展令人鼓舞,未来某一天,我们或许能够彻底解决血液供应中“偏型”的难题。但到目前为止,不论是血型改造红细胞还是干细胞诱导分化红细胞等生物工程技术,在制备效率、制品稳定性、远期安全性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都还远远不能满足标准化、规模化供应临床的需要,人工改造血液的临床应用依旧任重道远。
总之,血型不仅是个体遗传特征的一部分,还在医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研究血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