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就是脑梗塞……
认识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的突然减少或停止,大脑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通常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失语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您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1、一侧面部或手脚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2、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眩晕,摇晃不稳。
3、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一侧眼睛的失明或视力下降。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随年龄上升,发病危险系数上升。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
地理分布:东欧> 西欧 >亚洲 >北美。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卒中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脏病
主动脉弓动脉硬化性栓塞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系统发生狭窄和斑快形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吸烟
酗酒
恶性肿瘤
其他潜在危险因素:打鼾/吸毒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血糖。
2、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降脂稳定斑块、抗凝、 降纤、 扩容。
3、神经保护剂。
4、脱水降压治疗。
外科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狭窄病变和血管瘤的金标准。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全新微创方法,效果与手术相当,但不需要开颅和暴露脑组织,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病人易于接受。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1至2周,肢体偏瘫的病人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做按摩和被动运动,每天3次,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并鼓励病人主动运动,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也可配合神经干电针治疗,失语病人应加强语言训练。

生活预防---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操劳,保持大便通畅。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按时作息。适当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避免长期静坐,剧烈运动等。
3、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4、睡前适当饮水,防止夜间血液浓缩 。
5、早晚用热毛巾擦洗颈部可预防脑梗塞。
6、季节变换,在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的时期出现发病高峰,为秋冬和冬春换季期间。

饮食预防---患者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以下事情不可以做的---
过度疲劳 
用力大便 
重体力劳动 
高盐、辛辣、刺激食物 
剧烈运动 
酗酒
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