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科采用腔镜微创技术(TAPP术)成功治愈一名双侧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患者,男性,75岁,因“双侧腹股沟再发可复性包块半年”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梗塞病史3年,多次下腹部手术史(2004年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2007年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2012年因左侧腹股沟疝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均为开放式前入路修补,具体手术方式均不详;2013年采用右下腹旁正中探查切口行阑尾切除术)。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常见腹股沟疝有腹股沟斜疝及腹股沟直疝,其它如股疝、血管旁疝等。
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治疗的唯一可靠方法。婴幼儿采用单纯疝囊高位结扎而不做修补;未婚青壮年可采用传统有张力修补即组织对组织的手术,但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无生育需求中青年或老年患者宜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是利用人工高分子材料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无张力疝修补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后者主要包括IPOM(腹腔内补片植入手术)、TAPP(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EP(全腹膜外修补术)三种术式。IPOM主要修补切口疝,对补片要求高,费用昂贵。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主要指后两种。TAPP因进入腹腔,更易发现双侧疝、复合疝、和隐匿疝,对于嵌顿疝及疝内容物不易还纳的病例,也便于观察和处理。TEP不进入腹膜腔,对腹腔内器官干扰较轻是其优点。
该患者双侧腹股沟既往有过多次手术史,导致原解剖结构改变及疤痕形成,不利于再次前入路开放修补,且此次患者双侧腹股沟疝均为复发疝,为减少手术创伤和明确其复发部位与类型,因此我们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腔后入路方式TAPP成功完成双侧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使用两张巨大聚丙烯平片(10cm*15cm)修剪后覆盖双侧“肌耻骨孔”范围,同时完成斜疝、直疝及股疝区域的无张力修补,腹壁可见一个脐上1cm穿刺孔和左右下腹部分别0.5cm、1cm穿刺孔,术后6小时恢复半流饮食,术后24小时恢复普食。术后观察3天,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可进行平时日常活动及一般体育锻炼,无明显不适。(文/汪家富 图/熊余送)

游离腹膜前间隙

平片覆盖肌耻骨孔

缝合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