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首列肺动脉造影+碎栓术报告
宣城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特点是三高:高发病率,高误诊、漏诊率,高死亡率。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E的金标准。2013年9月13号我科由曲虹主任医师开展了宣城市首列肺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成功。
(一)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2岁,因“左侧胸前区隐痛20余天”入院,查体:T36.3℃ BP150/80mmHg,神清,精神可,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口唇无紫紺,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及腹部包块,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2013-09-09胸部CT左肺门区条片状软组织影,考虑增粗血管影,左肺上叶陈旧性病灶,两肺下叶模糊影,考虑感染;两侧胸膜反应。血常规、肿瘤常规、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正常。09-11复查胸部增强CT:左肺上叶尖后段纤增灶,左肺上叶尖后段血管完全性血栓形成可能。双下肢动静脉B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静脉未见明显异常。由呼吸科转入我科诊治,入科仍有胸部隐痛,建议行肺动脉造影,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手术记录
患者平卧导管室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按Seldinger法穿刺右股静脉,以猪尾导管达右室流出道,测压SBP38mmHg,行肺总A造影示左上肺A未显影,左下肺A、右肺A及分支显影可,再以JR3.5行左上肺A选择性造影,导丝通过左上肺A碎栓造影示主干见附壁血栓,血流可,分支血管显示清。手术成功,患者胸痛缓解。
(二)小结:
1.PE介入治疗适应症:
有抗凝或溶栓禁忌症;经溶栓等积极内科治疗无效;出现严重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晕厥、心脏骤停、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超生提示右室后负荷增加和或肺动脉高压病人;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外科手术、或有开胸手术禁忌症;肺动脉平均压低于6.67 kpa。
2. PE介入治疗禁忌症: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严重糖尿病病人。
3.与其他医疗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比较(方法、疗程、疗效、费用等方面)
介入治疗技术的优越性有创伤小、起效快、死亡率低,最明显的优点在于经导管可以同时行肺动脉造影、导管内碎栓、取栓和溶栓,并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以防止再发肺栓塞,即肺栓塞的诊断、治疗、预防可以经一根管进行操作。只要及早作出正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用理想的经导管栓子祛除装置。国内外报告的临床实践表明,属于适应症的患者实施导管介入治疗越早,其生存率越高,且与外科相比,因此,早期导管介入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状态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较大的意义。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