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
科室动态
科室介绍
科室一角
科室队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设置
 
9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获"心"生——我院突破高龄痴呆患者心脏起搏治疗禁区
发布日期:2025/4/15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次数:186 次 [关闭]

【医学新突破】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再攀技术高峰,成功为一名90岁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超高龄患者实施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台刷新省内高龄认知障碍患者起搏治疗纪录的手术,标志着我院在复杂高危心脏起搏治疗领域实现技术壁垒突破,为特殊人群心脏介入治疗开辟新路径。

 

【生死时速】

患者卢老先生因突发头晕急诊入院,心电图揭示致命性2:1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仅43次/分,猝死风险如悬剑顶。更棘手的是,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风险高达常规患者3倍,导线脱落概率更是陡增。 

 

【攻坚纪实】

面对多重挑战,在王峰教授领衔下,起搏器植入团队组长王萍副主任医师创新采用"三维定位+微创穿刺"复合术式。3月14日,仅用28分钟便经股静脉将仅维生素胶囊大小的Micra起搏器精准定位于右心室间隔部。术后即刻监测显示起搏阈值0.4V@0.4ms,阻抗980Ω,各项参数完美达标。患者次日即实现自主活动,术后一周步行出院,日常活动耐力提升60%。

 

【技术解码】

"这枚重量仅2克的’心脏卫士’,正在改写危重患者救治规则。"王萍副主任医师详解技术优势:相较于传统术式,Micra无导线系统避免开胸和囊袋制作,创伤面积缩小96%;其特有的自适应频率应答功能,可智能调节50-120次/分的心率区间;纳米级电极设计使感染风险降低83%,特别适用于伴认知障碍、免疫低下等特殊人群。

 

【学科瞭望】

作为省内率先开展无导线起搏技术的医疗中心,我院心内科已构建"术前智能评估-术中三维导航-术后远程监测"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王峰教授透露,团队正研发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未来将实现起搏参数自动优化,让更多复杂病例享受精准医疗红利。

 

【健康预警】

专家特别提醒:当出现不明原因乏力、短暂黑朦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监测。我院新引进的皮下心电记录仪可连续监测3年心电活动,对早期发现隐匿性传导阻滞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合并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动态心电图筛查。

供 稿/肖本璐 供 图/王 萍 审 核/郝安平 终 审/曾 峰



信息来源:本站
上一篇:高龄患者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心内科精准施救化险为夷——我院成功为超高龄患者实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下一篇:  
 
 
版权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皖ICP备07500218号
地址:宣城市佟公路117号 www.xczxy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