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科室动态
科室介绍
科室一角
科室队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设置
 
脑电图的知识,你了解吗?
发布日期:2024/10/7   发布者:神经内一科   阅读次数:3058 次 [关闭]

   脑电图,是一种将人脑活动产生的微弱生物电,在头皮或脑内采集、放大、记录所得到的波形图。

   人脑内有数百亿个神经元,"放电"是它们的主要功能表现形式。可以想象,如此数量庞大的神经元,相互之间沟通协调并非易事。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信息是通过一种简单的生物电信号传递的,称之为"动作电位"。当一个神经元开始活跃时,就会产生动作电位,即"放电",神经元越活跃,产生动作电位就越频繁,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动脑筋"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既然神经元的活动和交流都靠放电来实现,那么有没有办法把这些放电显示并记录下来呢?

   神经元在放电时,周围的电压会发生改变。我们只要把一个电极放在神经元周围,另一个电极接零电势,就可以描绘出神经元周围的电压变化,也就能间接显示大脑的工作状态了。脑电图仪器正是依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科医生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就画出了人类第一幅脑电图。此后的一百年间,脑电图技术实现了巨大飞跃,成为临床医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脑电图的出现让我们对大脑活动方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对于正常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一般不会同时活跃或沉默,而是此消彼长。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几十亿人,有的工作,有的休息,人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而有些生病的大脑,可能会发生某些神经元持续活跃,或者大量神经元同步放电,而这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患者出现全身抽搐等症状,这就是癫痫产生的原理。所以正常的脑电图看起来会像波光粼粼的海面,而癫痫发作的脑电图通常会呈现出惊涛骇浪。因此在临床上,脑电图是明确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有些不易被确诊的癫痫,也可以通过脑电图甄别。

   脑电图的运用还有很多。当前临床上已开始使用"高密度头皮脑电",以及更加精确的"皮质脑电"和"立体定位脑电",用来帮助医生定位大脑异常放电的部位,并指导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病变区域,缓解患者的癫痫症状。此外,随着获取的脑电数据愈加精确丰富,科学家正尝试破解神经元之间的交流语言,也就是"脑电解码",期望从中得知人们的思想意图。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实现将电极植入脑内,采集脑电并猜出患者的想法,进一步控制机械肢体完成简单的动作,甚至让机器代替患者讲话,这一技术终将为瘫痪、失语等神经障碍的患者带来福音。从脑电图到"读心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这一奇迹。

   法国里昂的一位高位截瘫患者在经过20多个月的训练后,依靠介入头部的2个传感器,实现了操控外骨骼设备来助力行走

   宣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检查技术已非常成熟,有四位专职医生进修相关检查(昝宏翔、吕祖艳、邓芳、王峻),为全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提供便捷服务,为疾病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信息来源:本站
上一篇:爱在“疫”起
下一篇:神经内科医护大比武——心肺复苏比赛  
 
 
版权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皖ICP备07500218号
地址:宣城市佟公路117号 www.xczxy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