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
 
针灸推拿科
科室动态
科室介绍
科室一角
科室队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科室设置
 
针灸推拿:针灸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3/7/17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次数:6232 次 [关闭]

针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事情,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针灸的作用包括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等。经常针灸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调整阴阳失衡的情况,但我们在针灸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下禁忌,毕竟正确进行针灸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那么中医针灸的主要作用都有哪些呢?在针灸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禁忌呢?

一、针灸的作用

1、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

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4、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

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二、针灸的禁忌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次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由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针灸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打通经络、调和阴阳,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确实用很多的优点,但是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禁忌,这样才能够让这种疗法起到更好的作用,才能让病症更快的缓解。针灸的作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调理还是比较明显的,经常针灸也能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信息来源: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皖ICP备07500218号
地址:宣城市佟公路117号 www.xczxyy.cn